


新华网太原5月6日电题(记者王学涛、原勋)近些年来,以怀旧、爱情、友情、梦想等为基调的青春电影在中国迅速走红。无论草根追梦的微电影《老男孩》,还是对爱情懵懂的《致青春》,都因洋溢的怀旧情怀与观众产生“共鸣”。
2010年年尾,“筷子兄弟”的微电影《老男孩》风靡网络。片中一对痴迷迈克尔·杰克逊十几年的平凡“老男孩”重新登台找回梦想的心酸浪漫在搞笑情节中体现,产生了“笑着流泪”的效果。2012年初,《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凭借温馨与感动的青春爱情,创下了台湾电影在大陆最卖座的记录。
最近,赵薇执导的处女作《致青春》,在不到一周时间票房已经超过3亿元。而即将在5月17日全球公映的《中国合伙人》,则以香港著名导演陈可辛、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为原型,讲述三个年轻人的创业励志故事,备受观众期待。
“这是中国式青春的集体回忆,每个观众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或者身边的影子,太有共鸣了。”网友“棉夿”在看完了《致青春》后表示。
煤气罐、热水壶、阮玲玉、张国荣、新白娘子传奇,这些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产物。男生群架、女生夜话、借酒消愁、阶梯教室自习、毕业时的歇斯底里,又是中国“70后”、“80后”、甚至“90后”对青春的集体记忆。
事实上,很多观众走进影院也是为了寻找曾经的记忆,同时也是对自己的青春做一次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