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基层走访,能不能听到民声、看到民情;到农村调研,能不能摸到问题、解开矛盾,关键的一点是,要真正俯下身去、沉下心来。如果把下基层当做完成任务走过场、敷衍塞责装样子,群众嘴上不说也会看在眼里,在心里起疙瘩、生隔阂。
你给群众留下什么印象,群众就会对党和政府形成什么印象。下基层,心态决定状态、状态折射心态。怎样深入基层?怎样联系群众?在来稿中,我们发现一位干部总结的入户访民32个“莫”,正是对这些问题在实践中摸索出的回答。
——编 者
下村莫要别人领,入户莫要众人跟,
莫为摄像留个影,莫让百姓作陪衬。
狗叫切莫撒腿跑,路烂莫怕裤沾泥,
门矮莫怕碰伤额,烟熏莫怕伤眼睛。
握手莫嫌皮肤粗,言名道白莫大声,
莫嫌板凳有灰尘,莫怕茶杯有灰印。
莫嫌百姓衣不整,莫怕对话口水喷,
莫嫌身上汗味浓,莫笑百姓语不清。
问话切莫雾里云,少打哈哈莫假心,
似懂非懂莫点头,莫将随意糊弄人。
困难面前莫躲避,意见面前莫听任,
答复问题莫含糊,莫让百姓灰了心。
出些主意莫空洞,莫把飘浮当彩云,
一言一语切莫虚,莫让百姓瞎操心。
送点温暖莫赐恩,尊重百姓莫矫情,
群众路线莫断线,莫道人间无真情。
(作者为湖南邵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25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