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午9时许,首届福建新华阅读大会·青少年阅读论坛在县工人文化宫举办。活动现场,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大咖如云,大家将话题聚焦于青少年阅读,共话青少年阅读现状,畅想青少年阅读未来。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如何向学生们推荐优秀读物?”“家长在青少年阅读中需要扮演怎样的角色?”......论坛上,专家、学者和老师们通过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教学经验,立足各自的专业角度,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探索如何在全民阅读中凝聚越来越多的青春力量。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领衔专家、著名文艺理论家孙绍振教授,通过分享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读书趣事,让现场观众仿佛“穿越”到了他青年时的那个年代,站在一个80多岁的读者视角带领人们感受阅读的力量,为现场的家长和学生生动地说明了一个良好阅读习惯对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右二为王立根
著名特级教师、福建省语文学会原会长王立根在会上深刻探讨了在数字化阅读时代青少年获取优秀读物的途径,并且强调了专家在推荐优秀读物中的作用。
“数字化阅读更加便捷、及时,但其中的内容也更碎片化,更容易遗忘,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而传统阅读的优点在于书可以放在床头,放在身边,只要保存得当,一生都可以享受阅读的乐趣。所以我更推荐小朋友们去拥有一本优秀读物,如影随形地陪伴他们成长,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一根定海神针。”王立根表示。

“我们非常提倡父母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中,通过建设‘书香家庭’的方式来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连江县第二附属小学校长林宝旗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讲述了自己在校园内的所见所闻,和现场的各位专家一起剖析了校园阅读现状。
中午11时许,首届福建新华阅读大会·研学履行论坛暨研学连江活动正式开幕,教学名师、连江文史专家以及连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相继登台,围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主题,研讨藏在连江各个角落的研学发展新机遇。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袁书琪在活动上侃侃而谈,带领大家探索如何将连江的丰富资源转化为研学资源,展望出版发行行业的研学发展之路;连江文史专家吴用耕为人们讲述了连江革命斗争历史、现存革命历史遗迹,探讨了红色研学如何培育中小学生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福州市连江黄岐鱼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林禹,讲述一颗鱼丸背后的“乡愁”,让家长学生们体验“一条鱼如何变成一粒丸”的传统技艺,发扬当代工匠精神。▲右二为袁书琪
袁书琪认为连江的文旅资源在整个福建省乃至全国都非常突出,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丰富多彩的文旅资源转化为研学资源。“连江有红色、蓝色、绿色以及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金色文旅资源,我认为连江县是非常有潜力发展成为一个面向全国,面向两岸的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