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乡镇风采 >> 正文

东岱镇

https://www.ljxww.com  2024-10-28 16:04:46   来源:连江新闻网  【字号

  【基本概况】东岱镇地处连江县东南部,位于敖江入海口南岸,东南毗邻晓澳镇,西南接江南镇,北隔敖江与浦口镇相望,距连江县城13公里。西南和东部为山地,中、北部为冲积平原,敖江由西向东沿镇北部入海,东北沿岸为泥沙滩涂。境内海拔最高335.6米,最低1米。全镇土地总面积24.3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万人,辖8个建制村,1个社区居委会,10个自然村。全镇17个党总支设36个党支部,党员895人。

  【历史文化】东岱历史上曾名三沙镇,宋代后属永福乡永贵里,直至清朝末期。民国初期属第三区,1935年编查保甲为东岱联保,1940年改为东岱镇,1944年6月与晓澳、道澳合并为东澳镇。1949年属第二区,1956年4月划归敖江区,1958年东岱撤镇隶属于浦口人民公社,1984年10月从浦口镇划出敖江南岸九村成立东岱乡,1988年3月改为建制镇。

  东岱境内的云居山上至今仍保存着始建于唐、乾隆年间古老的千年古刹“上庵寺”,建于明代的下庵寺、放生池、元代普光塔,山堂村出土的战国时期古独木舟(现存省博物馆)等名胜古迹,有著名的指动石、海上飞来石、尼姑洗脸、流米岩、金猫戏鼠等自然景观,亦有“天上云居,人间仙镜”等摩崖刻石。东岱民风淳朴大方,民俗文化别具特色,现有元宵节舞龙游神、重阳节登云居祈福、传统节日舞非遗钱箭舞等,其民俗文化充分展示了东岱人民追求幸福、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经济发展】东岱镇素有“梧桐闹凤凰、江畔鱼米香”的美称,历来以商贾云集、经贸发达而著称。全镇现有规模以上企业3家,分别为福建省连江县飞鹭鞋业有限公司、福建达道食品有限公司以及福建海鳞源食品开发有限公司。2023年,完成财政总收入953.98万元,地方级收入505.81万元,规上工业总产值42877.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2847万元,工业固投11699万元,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4446.6万元。

  【农业生产】东岱镇以农业生产为主,共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数6728户,耕地面积6427亩。全镇承包耕地3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共有15户,其中农业公司1家,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4家,个体户7户,承包面积共达2302.5亩。为增加农民收入,我镇鼓励农民充分利用耕地资源,对耕地进行稻蔬轮作,春季种植早稻,夏季种植晚稻,冬季种植各类蔬菜。目前,已有2000多亩耕地进行了稻蔬轮作,在早晚稻为民创收的基础上,增加了蔬菜经济收入。现有洋西农产品保鲜仓库及初加工场地、洪塘山兜下农作物冷藏烘干厂房等农产品加工厂房,切实提高葡萄、火龙果、大头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将传统种植业转化为优势产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已成功注册“东岱葡萄”“东岱火龙果”“洋西杨梅”“洋西大头菜”等品牌。农产品年产值约3000万元,初步形成了葡萄与火龙果种植、稻蔬轮作为主导的产业。

  【水系治理】东岱镇“因河成镇,依水成村”,河道总长16.2公里,河道串起9个行政村。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各种垃圾、污水直排,河道出现淤泥堆积、河水黑臭、垃圾漂浮等问题。镇党委、镇政府积极回应群众呼声,以打造生态水系建设示范乡镇为目标,秉承“先截污后治河、保生态顾防洪、强巡查固成果”的治理理念,于2017年启动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经过6年的努力,先后对各村居生活污水进行截污纳管处理,分段实施龙山-洋西段河道生态治理示范工程、洪塘村山兜段河道生态治理示范工程以及敖江流域洋西至洪塘防洪治理工程等河道清淤疏浚生态修复工程9项,完成了全镇16.2公里河道中11.04公里的生态水系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治水成效,基本实现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同时以“护河爱水、清洁家园”和“六清一改”专项行动为抓手,党员护河护绿志愿服务队为平台,全面铺开农村人居环境积分制工作,打造敖江湿地司法保护(山堂村)示范点,切实改善生态环境,有效巩固了环境整治成效。2023年2月份,东岱镇被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生态振兴专项小组命名为“绿盈乡镇”,是连江县首个“绿盈乡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