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金凤大地党旗红 >> 先进基层党组织 >> 正文

支部引领绘蓝图 休闲旅游畲意浓

http://www.ljxww.com  2015-06-30 10:56:07   来源:连江新闻网  【字号

  连江县东湖镇天竹村地处县城北部半山区,是一个以畲家风情为特色,集观光、休闲、渡假为一体的民俗风情旅村。近年来,天竹村党支部以“保护开发民间文化,建设特色民族村寨”为主线,不断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壮大农村经济,全力推进天竹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支部引领 硕果累累

  天竹村距县城13公里,东靠罗长高速,西接104国道,南连福州西绕城高速,北与丹阳镇交界,是一个纯畬族少数民族行政村,全村68户287人,现有党员9名,其中1名预备党员。二十年前的天竹村,社会总产值仅1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仅620元。如何实现天竹村脱贫致富,天竹村党支部在认真分析村情的基础上,找准党建和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以建设群众满意的特色畬村为目标,选优配强村级班子,着力建设一支有本领、善管理、讲奉献的农村发展带头人队伍。通过建立健全干部联系制、服务承诺制、中心户长制、村两委分片包干制等一系列服务工作制度,形成“支部引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立足村情,依靠群众,深挖畬族民族文化资源,全力推进畬族风情休闲旅游开发,打造具有浓郁畬族风情的休闲旅游村寨,走出了一条全新的新农村发展和文明示范村建设之路,实现了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天竹村的畲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与初步开发的同时,社会总产值达28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11.8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850元,天竹村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集体,并先后列入全县少数民族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2013年度连江县十大最美村居之一,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双百工程”建设、新农村建设“双百工程”综合特色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生态村、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十一个“乡村游”景点之一,被国家民委列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点。

  夯实基础 筑巢引凤

  天竹村原是一个由零散分布的低矮、阴暗、破旧的土木构房、几条泥泞土路构成的小山村。近年来,天竹村党支部利用新农村建设这个契机,紧跟形势谋发展,带头攻坚克难,争项目引资金,从2007年至今七年时间,先后向省、市、县、镇等有关单位部门争取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800多万元,发动村民集资自筹资金180多万元,以畲族特色农家体验旅游为主线,按照“一个班子、一条道路、一堵白墙、一盏路灯、一株葡萄、一丛绿意、一个户厕、一口沼气”进行统一规划,建成了“白墙青瓦”的畲族特色建筑群落,完成了进村主干道拓宽、环村道路硬化、通岩下108旧厝道路建设、村民活动广场建设、村老年活动中心改造、榕树公园修建等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发动企业家投资150多万元、村集体自筹200多万元,建成畲风楼、凤凰寨、畲族村史馆、畲族激情文化广场、畲歌对唱打歌台、进村门楼、景观湖及观景长栏等具有浓郁畲族气息的景观,推出畲族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借助全国少数民族暨海峡两岸丰收歌会、畲族激情文化广场启动仪式和二月二、三月三等传统重大节日,吸引、接待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古朴纯真的古民居、特色的农家菜、灿烂的油菜花、精彩纷呈的畲族婚礼、天竹“梦之队”的畲家风情特色表演等都让远方的客人流连忘返,如今的天竹村在党支部的引领下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规划长远 绘制蓝图

  天竹村为纯畲族行政村,历史悠长、民风古朴、文化底蕴厚重,特别是畲族舞蹈、山歌、畲族语言、古民居等具有一定的保护和开发价值,打造畲族文化“农家乐”休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更快的发展,天竹村党支部立足实际,研究制定了《连江县东湖镇天竹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按照“一次规划、当年投入、两年实施、五年见效”的要求,紧紧围绕“培育特色产业、保护特色古民居、发展民族文化”的发展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天竹村社会经济和生态全面发展。积极引进福建养生宝典天竹畲寨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建设项目,一方面为该村引进建设资金,发展生态旅游;另一方面扩大村民就业增收,使群众得到实惠。因地制宜打造天竹油菜花节,组建一支由10人组成的文化表演队伍,实现畲族文化旅游与“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完美融合,逐步提升天竹村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