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崔云同志现任黄岐镇组织委员,履职期间,坚持以理论学习为先,做好功课修炼内功、以党建职责为基,抓实党务夯实基础、以服务群众为本,帮扶慰问纾解民困、以社会事业为要,躬行发展力促民生,真抓实干,求真务实,以良好的作风、突出的业绩为自己代言,得到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
以“钻”的精神强理论,提素质,找准学用结合的着力点
作为基层组工干部,该同志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市县精神,以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行动指南,对照孔繁森、焦裕禄等精神标杆,深挖细照,立行立改,从严从实,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结合“四个万家”、“三服务”、党员干部进社区联系服务群众等活动载体,挂钩帮扶群众急难事,率先垂范认领“微心愿”,培树典型传播正能量,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一位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庄重承诺。
以“新”的思维抓党建,增活力,找准业务工作的闪光点
该同志借鉴延伸陆地党建成果,结合挖掘黄岐地域特色,探索组建了长沙、赤澳海上党支部,每名党员分别与5-10名渔民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解决安全生产、技术指导、组织经营、统购统销等难题,以一艘党员先锋船联系一支船队,一名党员联系一艘船,发挥党员先锋船的领头羊作用,协调负责编队出海作业、停港靠岸、船舶维修等生产事务,后勤人员可以通过卫星电话及时传送新闻、天气信息等,增强船队避险互助、防灾减灾的能力,发挥了党员的表率作用。
推进落实135社区党建工作,以党建带动提升社区管理水平,海新社区,海英社区分别评为市级、县级社区党建示范点,大力开展党员干部进社区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已认领群众“微心愿”27条。
以“实”的作为察民情,解民忧,找准排解民忧的切入点
该同志以群团组织建设为支撑,对“五老”、妇女、团员青年三支队伍关爱到人,帮扶到位,动员建立了一支由在职、离退休教师、村干、党员群众组成的爱心家长队伍,每名家长结对帮扶2-3名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作业辅导、生活帮助等服务,已结对帮扶留守儿童43名;为解决困难群众子女上学问题,协助筹集救助金5000元,资助困难群众子女10名,利用七一、春节等慰问困难党员群众,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2013年,黄岐海湾遭遇严重赤潮危机,该同志与各村主干、党员群众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
积极投身清理海藻工作,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海产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以“硬”的韧劲推项目,促民生,找准服务发展的落脚点
该同志分工负责黄岐镇重大项目,在对接推进中心渔港建设工作中,在与省市县海洋与渔业部门、参建单位等联系协作中,在沟通交流中认真听取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利用业余时间辅修专业知识,从学中干,从干中学,保质保量,有序有力推进中心渔港项目建设,实现了从半路出家到行家里手的角色转变,该项目已于2014年1月20日通过国家农业部专家组验收。该同志以群众需求为工作出发点和支撑点,协调解决群众生产及渔港基础设施匮乏的现实矛盾,为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生产环境。一是筹备建设长赤渔港,预估造价达两亿五千多万,现正在协调设计单位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争取将造价降到2亿左右,为项目报批做好准备;二是筹备建设大建、赤才(后仑)两个三级渔港,两个项目总计投资额1000多万,现已报县发展与改革局立项,施工图等后续工作正在同时进行,明年有望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