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今日焦点 >> 本地 >> 正文

连江:打造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新引擎

http://www.ljxww.com  2013-05-16 17:22:55   来源:福州日报  【字号

  位于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北翼的连江,是一颗镶嵌在东海之滨、闽江口之畔的明珠。

  乘着海西建设的东风,连江主动融入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发展热潮中,围绕“构建三城三基地、争创十佳十强县”,用激情和汗水奏响了“敢叫日月换新天、荒地变厂房、沧海成商港”的“战役之歌”,推动连江项目建设持续升温、建设速度不断刷新。

  成绩是最好的佐证。2011年和2012年,连江县连续两年绩效考评位居全市优秀行列,成功闯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今年1~4月,连江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月)45.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0亿元,财政总收入12.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8亿元,比增35.5%。

  ■记者 温海龙 通讯员 邱仁松 于文影 文/摄

  临港产业:千亿工业园区“呼之欲出”

  蓝天下千顷碧波荡漾,山海间一座新城崛起。在连江可门港大官坂垦区,远处山头上的机器正轰鸣作响,土地平整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动工以来进展顺利,已完成填方200万方。”可门二期填海造地工程有关负责人介绍,占地5000亩的可门工业园区一期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已完成,加上明年4月完工的二期工程,总填方造地面积将达2万亩。此前,通港大道一期、可门引水工程和220千伏变电站等项目已全面竣工。

  基础设施的完善,引来了“金凤凰”。神华煤港电一体化、中石油渤海装备钢管制造、恒捷综合化纤、南方石化、申远新材料……在可门经济开发区,一个个产业龙头项目依次排开,处处是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

  近年来,连江临港工业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目前,港区建成投产1万吨~30万吨级码头泊位6个,在建5万吨~40万吨级泊位10个。已有中国神华、中国华电、中石油、葛洲坝、山煤、福建能源、南方石化、法国液化空气、印尼三林集团等9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落户开发区。目前在建的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有3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7个。2012年可门港区吞吐量达3300万吨,比增43.5%。

  一幅幅火热的建设画面,一个个喜人的经济数据……连江县领导表示,力争未来3年~5年将可门经济开发区打造为千亿产值的工业园区,成为在更高起点上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加速器”。

 

  蓝色经济:向“海洋经济强县”跨越

  去年4月,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建设“海上福州”的决策部署。此后,连江也拉开了全面建设“海洋经济强县”的大幕。如今,总投资28亿元的粗芦岛马尾船政(连江)工业园区项目正快速推进中,造地工程预计5月底可完成,马尾造船厂今年底可迁建到园区内。

  马尾船政(连江)工业园区项目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粗芦岛环岛公路即将开工建设,粗芦岛二桥及接线公路、供水供气供电工程、防洪排涝工程、污水处理、小型避风港及码头工程配套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据介绍,马尾船政(连江)工业园区是我省“五大战役”重点项目之一,园区规划总面积5000亩,拟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建成,建成达产后可形成年产250万吨的造船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150亿元。

  “鲍鱼经济”也是连江构建“海洋经济强县”的亮点之一。作为“中国鲍鱼之乡”,今年连江全县养殖鲍鱼28亿粒,预计产量达2.7万吨。最近又从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技术审查会上传来喜讯,“连江鲍鱼”审查获得通过,有望成为连江县第二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连江水产总量连续20多年名列全省第一、全国县级第二。”连江县领导介绍说,2012年全县水产品产量76.3万吨,水产加工产值43.1亿元,为将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打造成海洋强区作出积极贡献。

 

  现代工业:工业集群现雏形

  5年前,连江经济开发区的山岗工业区还是一片荒山野岭,如今,正成为连江工业发展的新引擎。继总投资30亿元的海西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后,近日,连江经济开发区又迎来两个“重量级”项目:总投资8000万美元的普洛斯(连江物流园)和总投资10亿元的远洋渔业产业园。

  集聚发展是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主要形态之一。这些年,福州着力于主城区“退二进三”,积极引导工业向南北两翼集聚。北翼连江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主动融入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对接福州大都市区建设,谱写了一曲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在连江经济开发区,亚洲最大的塑料家居用品产业基地已雏形粗具,连江茶花家居一期项目已投入试生产,年产近5000万件塑料产品。近日,全省最大特种设备检测实验基地——劳安设备技术开发中心连江生产试验基地已竣工。凭借着世界领先的易拉罐生产技术,连江德通金属正全力打造全国制罐行业劲旅,一年可创造产值10亿元。

  目前,连江经济开发区的山岗园区、东浦园区、琯头园区形成了机电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船舶修造为主导的现代工业集群。项目百花齐放,成为推动连江科学发展、提升跨越的跳动音符。

  连江县领导告诉记者,该县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8家,2012年完成规模工业产值328.2亿元,比增20.5%,一批现代工业项目正在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加速扎根生长,开花结果。

 

  新型城镇化:添彩“美丽中国”

  新型城镇化可以与“美丽中国”兼容吗?作为我市首批“先行先试”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连江县琯头镇交出了一份肯定的答案。

  芳菲5月,阳光明媚,草长莺飞,绿染金凤。走在琯头镇的大街上,周边高楼林立,路面干净整洁,农民住进宽敞明亮的电梯房,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老百姓们能在“美丽家园”幸福生活着,社会管理创新是关键。琯头镇党委书记李承辉介绍说,在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上,该镇积极探索和创新项目建设的投入机制,引入市场竞争模式,用市场经济方式来“经营”琯头镇小城镇建设。

  比如,针对环境卫生这个“老大难”,琯头镇创新管理机制,引入公司运作机制,每年花200多万元,将镇村的环境卫生这个公共服务“外包”给具有专业环境卫生管理经验的公司负责,为美丽琯头建设增光添彩。

  乐业才能安居。琯头镇紧扣产业转型契机,引进福建冠海造船有限公司、福泰钢铁有限公司、粗芦岛丘旦生态农业及旅游项目、马尾船舶工业园区特种船舶工程项目等一批龙头企业,201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预计完成68亿元。现代产业的快速发展,吸纳了一大批被征地农民进厂务工,实现了由农民向工人的转变,为把琯头镇打造成具有闽江口临海特色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的格局提供了产业支撑。

  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理想之路和美丽目标。连江县领导表示,下一步,该县将把新型城镇化作为第一方向,重点加快推进县城区的敖江路三期、旧电影院、王家庄等片区和江南旧城改造。全面实施潘渡村、贵安村新农村建设,加大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和环境整治力度。

  大手笔规划、大气魄投入、大规模建设,成就了“闽都金凤”这片沸腾的热土。一个宜居宜业的“美丽连江”正在闽江口北翼快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