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服务下乡仪式现场
现场表演
服务现场
服务现场
服务现场
服务现场
连江新闻网讯 “今年是我编排‘三下乡’文艺演出内容的第8个年头。”1月21日,在连江县2014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文化服务“百千万”工程活动黄岐专场,31岁的编导魏奇感慨的说。
一身潮装的魏奇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舞蹈系,目前已经成为专职的乡村文艺传播者与组织者,就职于连江县民间文艺团体——东方红艺术中心,每年“两节”期间他至少组织策划4场群众性文艺演出,全年下来超过10场。
特别不一样了,这是魏奇对这两年“三下乡”文艺演出活动的形容,“以前是我们自上而下组织提供文艺节目,现在地方文艺队伍也加入到‘三下乡’活动中来。”
借助“三下乡”及民间群众性文艺活动平台,近年来连江县大力扶持、培育民间文艺队伍,越来越多的乡镇文艺队伍走上“三下乡”的舞台,实现在家门口为群众表演文艺节目。本届“三下乡”活动黄岐专场,黄岐老年人自编自导的娃娃腰鼓队、广场健身舞队以及温麻公园闽剧团体表演的《错婚配》均登台亮相。
“我们每周三都举办一场面向农村文艺爱好者的培训活动,内容涵盖舞蹈编排、歌唱、乐器表演等等。”魏奇介绍,“别看我年龄小,今天登台表演的很多老人都是我的学生。”
目前,连江县登记在册的民间文艺骨干已经超过3000人,包括上百支广场健身舞队、十支以上的民俗文艺队,涵盖器乐、歌唱、舞蹈、闽剧、书法等各个每类。其中拉线狮、铁基坪等非遗民俗表演队已经成为连江县对外文化品牌项目。
“我们农村老人也可以很潮。”72岁的林娇玉是黄岐镇人,今天她编排的节目《娃娃腰鼓》也登台参演,演员由一群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老人组成。
一阵悠扬的二胡声中,闽剧古装折子戏《错婚配》上演,引起群众热烈的掌声,演出活动氛围空前高涨。该剧由一群业余闽剧爱好者参演,年龄最大的已届72岁。
“我现在每周演出4场,越演出精神越好。现在不打麻将,连病痛都不找我了。”72岁的老生演员陈俊标退休后自学闽剧表演,如今每周都在温麻公园为群众义演。
精彩纷呈的歌舞表演、笔走龙蛇的春联书写、热心周到的健康咨询、科学有效的农技指导……吸引了上千名群众参与其中。据悉,连江县为大力推进文化强县战略,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基础上,创建文化服务“百千万”平台,组建百支服务队、组织千场演出、赠送万本图书,不仅将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乡村去,更为农村文艺队伍创造了一个在家门口表演的群众性舞台。
(通讯员 林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