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江新闻网讯 官坞村的林哲龙依靠科技创新,刻苦钻研海带育苗技术,先后培育出连杂1号、2号、3号、4号海带苗,供应全国辽宁、山东、福建等九个省及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和地区,从一个普通渔民成为名副其实的海带专家。
眼下正值官坞村海带丰收的季节,村民林伙彬正忙着驾船到海上田园采收去年11月种下的“连杂1号”海带,运到官坞海洋开发有限公司出售。林伙彬去年10月种了29亩海带,经过几个月的生长,现已全部成熟,一亩产量有20吨,扣除成本今年收益能达二十多万。他说,能取得这么好的效益这得感谢“连杂1号”研发者林哲龙,他培育出的海带苗具有品质好、产量高、耐高温、早上市、收获时间长等特点。
林哲龙说,官坞村从五十年代开始主要的产业就是养殖海带,海带苗都是从其他地区购买。94年那年全国出现暖冬,海带苗下海后全部烂掉,官坞村不得不高价从山东空运苗体回来养殖。这件事给他很大的启发,于是他着手创办官坞海洋开发公司,带领几名村民成立了海水养殖研究会,专门从事鱼藻贝类综合育苗养殖加工试验。
林哲龙说,培育海带苗就像做一道菜,水温、光线、流速等诸多元素就是这道菜的调味料,要不断地调试,在实践当中去摸索、去总结,最后达到高产高优高效。
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反复试验,林哲龙先后培育出连杂1号、2号、3号、4号海带苗,供应给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及辽宁、山东、江苏、福建、广西等九个省养殖,占全国总量的60%。今年二月份,他培育出的“连杂1号”被国家海洋局评为科技进步二等奖。
从一根海带做起,林哲龙把官坞村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海带育苗基地、全国最大的村级海带养殖基地、全国最大的盐渍海带加工基地。他本人也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通讯员 吴其法 郑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