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乡镇动态 >> 正文

下宫乡“班长”黄乐全的抗台经

http://www.ljxww.com  2017-08-10 11:16:34   来源:连江新闻网  【字号

  连江新闻网讯 3日中午11时,刚刚经历双台风的可门港重现夏日的热辣。南方石化集团项目工地的宿舍厨房内飘出诱人的饭香,陈思杰正在为丈夫和一双儿女准备午饭。回忆起两天前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她仍然心有余悸。“凌晨风大雨大,我们真的害怕极了,还好黄书记带人冒着风雨来接我们,非常感谢他们。”

  现场经理郭峰告诉记者,台风来临前,全部人员已经根据乡镇的通知全部转移到下宫乡礼堂避险。可是在“海棠”登陆后,见风势雨势都有减缓的趋势,部分警惕性低的工人们又回到了工棚。哪料1日凌晨,下宫乡突然暴雨如注,狂风大作,40余名工人被困。工地离乡镇约3公里,附近没有人烟。冒险出去有可能被风吹走,留下在屋内屋顶也有可能被掀翻,就在工人们进退两难之时,发现转移点人数减少的下宫乡党委书记黄乐全和乡干部赶到了工人宿舍,立即组织转移撤离。“他一间一间地敲开工人的房门,通知他们坐车离开,确认40几名工人全部撤离后他才走的。”

  544.3毫米的降水,创造了下宫乡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纪录,但是全乡挺过了这次台风。“我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村民都提高了警惕性。”1日凌晨,暴雨倾泻,为了提醒村民,黄乐全下令,全乡所有村落打开广播,持续播报预警。响亮的广播吵醒了入眠的村民,这引起了村民的不满,但是黄乐全不以为意。他说:“我们就是要吵醒百姓,让他们时时保持警惕,宁可当时听到群众的骂声,也不想事后听见他们的哭声。”

  双台风的影响持续了四天三夜,在这期间黄乐全走遍了全村6个道路滑坡点组织抢修,彻夜巡逻确保地质灾害点和低洼易涝点的群众转移,前前后后他总共只睡了五六个小时。在台风警报和暴雨警报解除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走村串巷回访受灾和灾后重建情况。“我早上去松皋村了,你们在乡镇府等我一会儿。”上午10时,记者到下宫乡政府采访时得知黄乐全又到此次受灾最严重的松皋村去了。松皋村距离下宫乡政府有40多分钟的车程,是最远的村之一。台风夹带的暴雨导致河水和海水对冲,36艘渔船翻船,机器泡水已经不能使用,黄乐全此行就是为了实地查看当地灾后恢复生产生活的情况。“他总是说现场才是最真实的,所以他不喜欢开会汇报,喜欢在现场办公,有问题现场解决。”下宫乡乡长林家喜说,黄乐全作为班子成员的“班长”,为全乡干部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在他的带领下,干部们全都冲在前,干在前。

  从松皋村回来后,黄乐全马上到乡政府所在地厦一村的一处危桥查看。台风期间,湍急的溪水冲垮了这座石板桥的桥基。记者看到,桥面中间已经脆裂,随时有倒塌的危险,桥头已经架起木头栅栏防止有人跨越。这次台风中,今年5月建成的下宫溪防洪排涝工程发挥了很大的作用,C1和C2标段扩宽改造后雨水可以直排入海,改变了以前逢雨必涝的情况。“这里是工程的C3标段,下周一县水利局会派人下来查看,会尽快纳入规划建设,为周围的群众提供保障。”

  直到中午12点40分,黄乐全才匆匆吃了一碗拌面充饥。回到办公室后,他马上打开风扇,记者看到他的衬衣已经湿透,额上还有汗珠不停滴落。“这些都是我该做的,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他一直在重复这句话。

  (通讯员 吴其法 杨敏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