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理论在线 >> 政策法律 >> 正文

“史上最严控烟令”能否管得住烟民的嘴?

http://www.ljxww.com  2015-06-07 20:39:01   来源:新华网  【字号

  核心提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消费国、生产国和受害国。截至去年,中国吸烟者达3.5亿人,每年约有150万人因吸烟导致相关疾病而死亡。6月1日起,《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这是目前国内最符合世卫组织制定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的地方性法规。规定今后北京市所有“带顶的、带盖的”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100%禁烟,因而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最全面控烟立法”。此前,也有不少地方推出“控烟条例”,条文不可谓不严,但落地情况并不理想。北京“最严”控烟令的实施,效果到底如何,备受各方关注。

  “史上最严控烟令”能否避免执行难困境

  北京“最严控烟令”实施:有屋顶之地都不能抽

  根据《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第九条规定,“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今起正式施行。到底哪些地方不能抽烟了,违规吸烟会面临什么处罚,发现违规吸烟者该怎么办……为了解答这些问题,记者特梳理了这则“北京控烟指南”。  >>

  6月1日北京开出首张责令整改书

  北京市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1日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海底捞店内执法检查时,开出了首张责令整改书。

  北京市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在这家海底捞店内发现,虽然醒目处贴有禁烟标识,但上面没有投诉举报电话,标识制作不合要求。而且,执法人员在这家店内男洗手间的纸篓里,发现了两个烟头。此外,这家店内缺乏针对吸烟自查的工作记录。  >>

  烟民:以后随身带口香糖

  一位“50后”烟民表示,自己的烟史长、烟瘾大,曾经尝试过戒烟但都失败了。对于此次的禁烟令,他表示忧心忡忡:“现在连排队抽烟也要罚款,我这烟瘾一时半会戒不掉,说实话有点担心,烟瘾上来忍不住抽,被罚了钱,挺没面子。”

  任先生表示,“散烟”算的上是中国特有文化,仅凭一纸文书,恐怕短期内难以改变。他调侃说:“没准以后在饭桌上,人家递过来的不是烟而是口香糖,那就好了,那时我就随身带着口香糖了。” >>

  部分烟民萌生戒烟打算

  被问及日后如何解决烟瘾问题,三位受访的男性烟民一致表示要“咬牙戒烟”。王先生称,如果可能就到室外吸烟区域去抽,或者用电子烟等替代品,但从长远来看,还是要努力戒烟,对自身健康也有好处。  >>

  禁烟令首日:近两成网友不知道什么是最严禁烟令

  今天正式实施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最全面控烟立法”,规定今后北京市所有“带顶的、带盖的”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100%禁烟。中新网生活频道发起的调查显示,57.1%的网友表示十分清楚此次禁烟措施,25.2%网友表示隐隐约约知道,但是不完全清楚是怎么回事。另有17.8%的网友发出了“啥是最严禁烟令”的疑问,表示完全不知情。  >>

  超六成受访者不会劝阻吸烟

  网上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受访者表示知道北京控烟令将实施,但在是否会对违规吸烟者进行劝阻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63.8%的受访者表示会选择“离开”或者“忍耐”;而选择劝阻的人则不到四成。

  各地禁烟令为何收效甚微

  对于禁烟令,20年烟龄的吴先生并不是很担心,“这么多年一直说控烟,哪次不是风声大雨点小的,估计严几个月也就过去了。” 中国青年网记者 孟畅摄

  曾经夭折的禁烟令:首都机场吸烟室关闭半年再开放

  2011年6月1日首都机场曾对外宣布36个吸烟室全部关闭,成为国内第一家实行禁烟的大型国际机场。事隔半年,一部分吸烟室重新开放。机场方面回应,“关闭吸烟室期间,发现太多问题,重新开放是应旅客要求。”>>

  济南:公共场所禁烟近20年没开出一张罚单

  济南早就有禁烟处罚相关条例。1996年,济南出台实施《济南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明确要求:“检查人员对在本单位范围内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者,应当予以制止,并可处以十元罚款。”但由于执法主体不明,济南开展禁烟活动主要以劝导为主,对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还没有开出首张罚单。“能劝难罚”成为禁烟难题之一。  >>

  长春:禁烟令实施一年多 举报电话不超200个

  长春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公共场所科科长张艳玲介绍,目前为止他们处罚的场所有100多家,处罚金额共14万余元,公共场所吸烟的处罚标准就是500~1000元。这些处罚中,一半来自市民举报,一半来自工作人员检查执法中发现。张艳玲说,一年多来,市民的电话举报不超过200个。而且针对个人的处罚极少,只有朝阳区有几例,有的区卫生监督部门甚至从未接到公共场所吸烟的举报。 >>

  青岛:烟枪频现 禁烟令难以禁住公众场所吸烟情况

  记者前昨两天探访岛城部分宾馆、饭店、网吧等公共场所发现,“烟枪”频现,禁烟令难以禁住公众场所吸烟的情况。

  我们离无烟世界还有多远?

  我们离无烟世界还有多远?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是目前中国最严格的一部控烟法律法规,最符合世卫组织制定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崔丽指出,各地要向北京看齐,倡导公众养成“无烟生活”的方式。据了解,目前上海、杭州、广州、天津、深圳等十余个城市已相继出台控烟条例。既然北京控烟令的多项条款要求严格,那么执法是否会遇到一些困难?能否推动其他省份的控烟工作,还我们一个无烟的世界? >>

  控烟:立法、执法、守法一个环节也不能少

  公共场所能否有效禁烟,立法、执法、守法一个环节也不能少。无烟立法本是公共场所禁烟的一记“重拳”,但过去由于立法与执法上的双重缺陷,结果往往变成“空拳”:在立法上,法律规定刚性不足,原则性与宣传性内容较多,实际可操作性不足;在执法上,执法主体不明确,无法有效执行,执法手段太软,最后的结果就是“十几个部门掐不灭一支烟”。  >>

  专家谈禁烟:我国应全面禁止烟草广告

  “我国应全面禁止烟草广告,不要给烟草销售广告‘留口子’。”一直致力于推动我国控烟工作的许桂华表示,中国控烟协会进行的监测显示,烟草销售点内的各种广告、促销和产品陈列等营销方式给青少年带来极大诱惑。  >>

  控烟从严,各国有招

  各国严控公共场所吸烟都有狠招,值得借鉴。英国的《健康法》于2007年7月生效,自那以后全国禁止在任何室内工作场所、公共建筑物内和公共交通工具内吸烟。办公大楼须在显眼位置张贴禁烟标志,同时禁止设立员工吸烟区,烟民必须在建筑外吸烟。英国的长途列车也完全禁烟,不允许设立任何吸烟区。

  (本期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