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雨绵绵,雨生百谷。伴随着逐渐升高的气温,二十四节中的第六个,也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悄然而至。 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过后意味着各地气温开始回升,此时的雨水天气增多。雨水使初青的秧苗、新种的作物得以灌溉,谷物得以很好地生长。所谓的“雨生百谷”,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谷雨三候 一候萍始生 进入谷雨后,降雨量开始增多,水塘、河畔、湖面里的浮萍长势迅速,在短短的几天里就可以生长得非常茂密,呈现出一派绿意盎然、生机繁荣的景象。 二候鸣鸠拂其羽 “鸠”即“布谷鸟”,是杜鹃属的一种鸟类,因为叫声近似于“布谷”,故得名。 “鸣鸠拂其羽”,是指谷雨时节,布谷鸟抖动浑身的羽毛,放声鸣叫起来。因布谷与“播谷”谐音,古人认为这是提醒人们不要耽误农时播种。 三候戴胜降于桑 “戴胜”又称鸡冠鸟,其头上的羽冠长而阔,呈扇形,棕红色或粉红色,有黑斑或白斑点缀其间,彷佛是一顶绝美的皇冠。 “戴胜降于桑”是指谷雨时节,戴胜鸟飞临桑树的枝头筑巢孵育雏鸟。 谷雨习俗 祭仓颉 谷雨祭仓颉是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据史料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他受鸟兽足迹的启发,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 相传在灾荒之年,天帝有感于仓颉造字之功,大开天宫粮仓,下了场谷子雨以赈灾,后人便将这天定名为“谷雨”。 喝谷雨茶 民间谚云“谷雨谷雨,采茶对雨”。谷雨是采茶的时节。谷雨前采摘的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故谷雨品新茶,相沿成习。 生长于春季的谷雨茶具有这个季节的特点:叶肥汁满,清甜甘口,没有一般茶的浓度,非常温凉,且营养与矿物质十分丰富,具有温去火、健牙、杀菌、辟邪、明目等作用。 走谷雨 所谓的“走谷雨”,其实就是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谷雨时节,阳光适宜,外出踏青能补阳气,驱除脾胃的寒气,改善消化功能,以及疏通背部经络,对心肺大有裨益。此外,踏青还能增加出汗量,排出体内湿热之气,与外界达到平衡。 食香椿 俗语说:“雨前椿芽嫩如丝”。香椿是谷雨时节的应节食物,在谷雨节气上市的香椿特别鲜嫩。 在我国的传统习俗中,人们有在谷雨“吃香椿”的习俗。香椿是春菜中的翘楚,其营养丰富,且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 谷雨时值春夏之交,冷暖空气常常“打架”,早晚温差大,湿气较重,所以仍需注意保暖。 此外,这一时节应起居有节,早睡早起,最好伴有一定舒缓的有氧运动为宜,比如散步、放风筝等活动,都有利于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