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对虾养殖
连江人一定不会陌生
但要说养殖对虾每亩年产量可达2万公斤
产值达百万元
是不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呢?
在连江,就有这样一座水产养殖场
通过工厂化高密度养殖
实现了这一“壮举”

7月27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位于筱埕镇沉水礁附近的连江三和水产养殖场,十多个大小不一的塑料养殖大棚整齐地排列在海边,540多万只南美白对虾在这片6800余平方米的养殖区内肆意生长。

据了解,南美白对虾属于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壳薄体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连江家家户户中比较常见的食材,也是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

大棚内,渔民王容佺和工人正在捕捞对虾,他们将一个个地笼网放入池中,15分钟后将网拉起,不一会儿,一筐筐晶莹剔透、活蹦乱跳的对虾便被捕捞上岸,它们经过称重、分笼后被装进活水运输车,连夜拉到福州马尾水产品批发市场销售。“每到对虾即将成熟时,收购商就会提前打电话和我们预订,出厂价在40~60元/公斤,供不应求。”王容佺告诉记者,得益于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方式,对虾的年产量可达20万公斤左右。

俗话说“养虾先养水”,水质的好坏关系到对虾养殖是否成功。王容佺告诉记者,为了能够保证养殖水质,他们购买了诸多滤水、控温以及溶氧设备,在前期投入了很大的成本。

“目前沿海渔民养殖对虾,主要有露天虾塘、高位水池和工厂化养殖三种模式。其中露天虾塘产量较低,一般亩产对虾1000公斤左右,高位水池稍高一点,亩产对虾3000公斤左右,而工厂化养殖亩产量可以达到2万公斤,产值也能达到100万元以上。”

虽然工厂化养殖方式初期投入较高,但水体不容易出现藻类问题,换水次数也大大减少,且受自然条件限制少, 灵活性较高,养殖户们可以自己安排投苗时间。“有了这些养殖设备,一年的养殖造数可以达到3造,即便是在冬天我们也能正常养殖对虾,这就是我们能达到2万公斤亩产量的‘秘诀’所在。”王容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