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后全部完工
马尾造船技改升级陆域工程
年后投入使用
……
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
多个重点项目
喜讯连连
奋力跑出新年“加速度”
近日,在粗芦岛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核心区母港一期项目施工现场,打桩船在轰鸣声中进行着水上沉桩作业,混凝土输送泵车正有条不紊地通过天泵浇筑桥面,施工场景热火朝天。 核心区母港一期项目作为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约3.59亿元,计划建设4个远洋渔业泊位,设计年通过量可达70万吨,预测年吞吐量60万吨,将有效解决福建省远洋渔获上岸难、装卸难等问题,实现远洋渔业产量、产值新突破,推动福建省远洋渔业产业集聚发展。 “项目陆域工程主体已完成总工程量90%,计划于农历年前完工,年后投入使用,目前工人们正在进行道路浇筑、动力管道布设等扫尾工作。水工工程则计划于年后开工,2023年底完成全部工程。”马尾造船适应性技改项目负责人林慈锋介绍,该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新增5万吨钢构产量和8艘长度100米以内船舶,将助力我县深远海养殖平台、海上风电产业以及船舶制造业发展,加快打造有影响力的船舶与海工装备科创高地。 据了解,截至2022年年末,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已启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7个,筛选水产贸易、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海工装备等四大领域共12家企业入园。 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是全国第三个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作为我县打造“海上福州”桥头堡的重要项目,当前正围绕“一核引领、四轮驱动”发展布局,加快粗芦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和国际水产品散交易基地建设,谋划建设海洋生物、海工装备、数智渔业三个科创高地,推动渔旅、工旅、文旅融合,全力打造省市海洋经济科创成果转化集中区。 建设不停工 年关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