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鲍鱼看中国 中国鲍鱼看连江
作为“中国鲍鱼之乡”
连江鲍鱼不仅产量稳居全国县级首位
更获评了“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等荣誉称号
就在今天
各路“大咖”相聚连江
共述情谊、共商合作、共话未来
共同推进鲍鱼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5月9日下午,我县举行以“鲍走天下·鱼你共赢”为主题的2023首届连江鲍鱼产业战略发展大会暨源丰鲍鱼助力乡村振兴高峰论坛。本次活动由连江县委、县政府主办,县工信局、海渔局、福州源丰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邱章泉,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陈明东,县领导陈劲松、刘麟翔、雷发勇及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相关企业、协会代表等约300人参加活动。 ▲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通过视频连线,向大会致辞。
邱章泉表示,鲍鱼产业是连江最大的渔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从2010年起连江鲍鱼产量一直稳居全国县级首位。近年来,连江县大力推广环保型抗风浪全塑胶养殖渔排,积极开发养殖海域,不断扩大养殖面积,“福鲍1号”等生态养殖平台相继启用,开拓了全省海洋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希望连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再接再厉、乘势而上,进一步促进鲍鱼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海洋经济蓬勃向新,助力乡村振兴。
县委书记陈劲松在致辞中指出,连江是全国海洋大县、“中国鲍鱼之乡”、中国鲍鱼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2年我县鲍鱼产量居全国县级第一。近年来,连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大力扶持官坞海产、源丰鲍业等“种芯企业”,多措并举增强种苗产业主导权、话语权;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打造“蓝色粮仓”,持续推动“百台万吨”深远海养殖工程,积极开发鲍鱼肽等高附加值产品;建立“海连江”区域公共品牌,抢占全国高端水产品市场。目前,连江正着力打造从原产地养殖到消费者餐桌的“一粒鲍”全产业链,将通过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和福州现代物流城建立的物流通道,推动连江鲍鱼走向世界,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连江发展,多多传经送宝、牵线搭桥,共同推动鲍鱼产业形成专业有序分工、品种优化调整,品质持续提升的发展新局面。
福州源丰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肖良栋介绍了企业概况,表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连江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厚爱,他将始终不忘初心,努力将公司建设成鲍鱼行业科技型、平台型、服务型的一流示范企业,争当产业发展的推动者、优势种源的提供者、地标产品的生产者、乡村振兴的参与者。
本次大会还邀请了众多国内外鲍鱼产业的专家学者,围绕生态海洋预制菜、鲍鱼产业集群、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等多个主题展开交流,深入探讨鲍鱼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共同推进中国鲍鱼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当晚,杭州红小厨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百珍堂食品有限公司等还与福州源丰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战略品牌签约,现场客户采购签约突破1个亿。此外,本次大会还进行了新品发布会、订货会等环节,赋能连江鲍鱼高质量发展。 作为此次活动的承办方之一,福州源丰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是连江在鲍鱼预制菜领域的“领头羊”,已研发出鲍鱼佛跳墙、鲍鱼红烧肉、鲍鱼大盆菜、鲍汁鲍鱼等20多个鲍鱼预制菜产品,涵盖各年龄段、各圈层、各场景。 经过三十余年的实践探索,我县鲍鱼产业已从传统单一养殖到建立集育苗、养殖、加工、销售、旅游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从粗加工转型到精深加工,从“单打独斗”到相继加入“海连江”区域公共品牌“组团发展”,实现了鲍鱼产业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济转变。眼下,我县积极引导县内多家水产企业探索鲍鱼精深加工,全力支持“连江鲍”竞速预制菜、海洋生物肽等产业新赛道。据统计,目前全县共设有12条鲍鱼加工生产线,年加工量可达8200多吨,产值约9亿元,加工品种有干鲍、速冻鲍、鲍鱼罐头、鲍鱼菜肴预制品、休闲即食等5大类。 蓝海无垠,潜力无限 耕耘“蓝色牧场” 连江奋楫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