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与“食”俱进 科技赋能产业“新赛道”
践行大食物观,管“饱”更要管“好”。由“一条鱼”“一粒鲍”“一根海带”“游”出的深海养殖产业链条,正在连江不断延伸。
走进位于筱埕镇筱埕村的福州日兴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数个大型不锈钢罐整齐排列,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操作机器,确保鲍鱼、牡蛎等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工作顺利进行。
“海洋生物在开发时,往往原料中的有效成分未能完全提取和利用,造成了极大浪费。”福州日兴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科研人员蓝登杭告诉记者,为了将鲍鱼、牡蛎等海洋生物开发到极致,公司利用海洋生物酶解技术,开发出具有抗疲劳、抗氧化、保肝解酒等作用的鲍鱼肽、牡蛎肽、海参肽等海洋生物活性肽产品,鲍鱼加工利用率从不足40%提升到 80%。目前,公司每天可生产2吨蛋白肽粉剂和10万瓶肽饮品。
作为一家深耕渔业领域的“老伙计”,面对海洋经济风起云涌的大环境,如何在众多水产企业中脱颖而出?日兴水产的答案是:紧抓风口,与时间赛跑,突破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去年8月,在县委、县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我们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团队联合成立未来食品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为今后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福州日兴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江铭福告诉记者,现今,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200多家鲍鱼专卖店,其鲍鱼加工量、出口量、出口额均位居全国第一。
从“一粒鲍”到数个“全国第一”,连江鲍鱼的极限“变身”是连江深入挖掘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水产精深加工,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海洋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连江利用海洋资源,不断地发力渠道创新、深加工、电商、金融、品牌等新经济、新业态,持续在福州现代物流城、远洋渔业基地布局建设水产精深加工、预制菜等产业,整合100多家水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成立产业联盟,加快补齐精深加工短板,构建从育苗—养殖—加工—品牌—销售—餐桌的“一条鱼”“一粒鲍”一根海带”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