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的柿子

  东湖——海峡西岸一个不起眼的小乡镇。多少年来,这里的人们靠山吃山,或顶着烈日在山谷间开山凿石,或在满山的柿树丛林中忙碌穿梭。乡里山间每每传出的磅礴轰响,壮丁挥舞着大锤发出清脆的撞击,老人们便不由地露出自豪的笑容。我独喜欢这漫山遍野的柿子林。

  初夏,小麦抽穗的时候,柿子树便开始抽出嫩绿的新叶,新叶长得很快,没几天柿子林就葱葱郁郁、绿意盎然了。渐渐的,树枝头嫩叶中间长出了乳白色的小花,星星点点缀满了整个柿子林,远远望去,迷迷蒙蒙,如一幅美丽的粉彩画。这时候,柿子林开始热闹了,辛勤的蜜蜂、斑斓的蝴蝶开始忙碌起来了,日日夜夜在花丛中穿梭着,它们舞动着美丽的翅膀,吸吮着花蜜,也传播着花粉,似乎在享受着一场盛宴。然而,世界上没有不散的筵席,过些日子,乳白色的小花开始枯萎、凋谢,随着一场夏雨,满地都铺满了脱落的花瓣,渐渐消失在泥土里,只留下空气中传来的淡淡香气。我不禁想起了宋代诗人陆游那首著名的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不愧是伟大的诗人,写得真好!我心里暗暗喜欢上了这小小的柿子花,它们生命虽然短暂,却是那样的灿烂和辉煌。

  盛夏的一天,我漫步在小路上,突然想到,柿子树应该开始结果长出柿子了吧!我顺着远处传来的柿子林特有的香气,走进了金色的柿园。哇!好一副色彩艳丽的柿园美景图啊!葱绿茂密的柿子叶中点缀着橘黄色的柿子,置身其中,恍如进入了一片小灯笼的海洋,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里张灯结彩的场景也就是这样吧!试想,满山的翠绿、金黄交相辉映,该是如何的热闹与喜庆!

  柿子在炎热的的阳光烘烤下很快就成熟了,成熟的柿子使整个柿园活跃了起来:柿农们经过一年辛勤的劳作,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他们不停地忙碌着,提着竹篮子,在柿林中来来往往。小孩子也不闲着,在这一棵、那一棵之间穿梭,“刷刷”、“刷刷”,“哈哈”、“哈哈”,不一会儿,篮子满了!他们采摘着柿子,也采摘着欢笑,似乎在这个时候所有的汗水都化作了丰收的喜悦。柿子装满了竹篮子,也装满了柿农们淳朴的心。

  大家将采摘下的新鲜的柿子运到市场,装进主妇的菜篮,摆上千家万户的果盘。卖剩下的,果农们就将熟透的鲜柿子压扁晒干,加工成人人爱吃的柿饼,它比新鲜柿子更有嚼劲,别有一番风味,如果储藏在密封的罐子里,可以经久而不变质。如果你不怕麻烦还可以将柿子酝酿成柿汁。首先要削了柿子皮,再用榆树枝插进柿子,成串的挂在屋子下连续暴晒几天,等到柿子软硬适中时,将其装进瓷坛密封起来。过些日子,软软的柿子就化成甜甜的可口的汁水,尝一口,味道甜美直入心脾。在金秋干燥时节,这成了绝佳的乡村特色饮料。

  现如今,东湖的柿子已走出了山坳,走出了红红火火的销路渠道;那甜甜的柿汁,也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解渴消暑良饮,身价数倍······叫我怎能不爱你,这满山的“赤朱丹彤”!

  (东湖中心小学 林燕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