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连江文艺 >> 正文

川行贝里(颜 伟)

https://www.ljxww.com  2024-07-30 16:34:17    【字号

川行贝里(颜 伟)

清明时节,气温升高,雨量增多,绿植欣然,草木丰沛。《岁时百问》中写道:“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应好友之邀,于此时节览胜连江丹阳镇贝里蟹谷景区,感受气清景明、万物皆显的如画春光。

  沿贝里溪而行,绿意无边无际,所不同者,应是绿的色调吧!远眺山峦林木苍郁,溪畔灌丛青翠,松树扎根山峭岩壑,各类花草层层叠叠。正值雨季,被雨水洗净后的植被玲珑剔透,枝梢新发嫩叶宛若水玉,更显葱绿透亮,望之沁人心脾。

  溪谷中怪石嶙峋、飞瀑深潭、山泉流响。清溪自山间蜿蜒而出,水声潺潺在岩石上流淌,几可见底,鱼儿沿溪溯游直下,成群结队嬉戏于水草之中,徜徉于山水之间,自得其乐。一时间,王摩诘“清泉石上流”的悠然意境跃然纸上。

  见泉水叮咚可爱,同行中有位深谙茶道的廖先生笑言:泡茶用水约摸有三,山岩泉水尤佳,井水次之,江河水更其次也。若用山泉水泡制,可得茶味十九;若井水,可得七八;若江河水,则滋味仅剩五六分了。此言大善,苏轼曾在《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中写道: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好茶配好水,方得真滋味。非独茶饮,世间黑白正负、天地乾坤,乃至生死离别,寒暑悲欢,万事万物相生相克、阴阳调和,恰到好处时,自有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绝妙境界。

川行贝里(颜 伟)

雨过天青,山色空明,琉璃世界。峰峦交错处,天宇清新湛蓝,浮云朵朵、虬松绿柳,映照深潭溪水,唯见白云染青川,碧水见斑斓。此间虽无大山大河的雄奇壮丽,却自有一番清丽雅致景象,宛若深居大山的少女,在缓缓时空中,独享世外桃源的幽质空灵,见之令人忘俗。

  一行人沿着溪畔石径,行经蒹葭亭、伊人谷、溯洄亭、溱洧亭等处,这些地名婉约唯美、质朴古拙,料取名之人儒学修养必定深厚,否则怎会从《诗经》中提炼如许优美词句以冠名?

  停停走走,一路赏玩。深入景区约三公里处,终于行至“山重水复疑无路”,据带队导游称,实则再攀过一段山坡,便又可见识“柳岸花明又一村”。但时光一晃而过,接近饷午时分,不得不回程,虽略感遗憾,心中却留下再游贝里溪的几分期许。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山水悠悠,见证星移斗转、四季轮回。据说朱熹当年在“庆元党禁”时被贬谪革职,带着门生来到连江,寓居于离贝里溪不远的丹阳宝林寺,讲学授徒,感悟理学大道。各地学子听闻朱子来此,纷至沓来,聆听圣哲教诲,朱子哲学思想、精神世界也由此影响这里的百姓和莘莘学子近千年。因此此处多有当年朱子行迹遗址,如朱熹寻芳步道、问源渠等。

  作为宋明理学集大成者,并且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之人,朱老夫子一生参悟宇宙本体、事物本质以及人性根本,期许参透大道本源,以世间真理正道治理国家、教化民众、富国强邦。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朱子心浸理学,参禅悟道,早已趋至大仁大智之境。在丹阳驻留期间,他老人家必然也曾品茗山水,流连于贝里溪美好景致,在照见春的喜悦的同时,探索“道与术、船与帆”的人类哲学命题。

  紫阳先生曾在七言绝句《春日》中写道: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洙泗二水流经鲁国都城曲阜,孔子于二水间聚徒讲学,创立了儒家学派,洙泗遂成为儒家文化的象征而名闻遐迩。朱子以诗言志,道出追寻“真理味道”的欢欣雀跃。

  春日浪漫,风光无限。当日一同前往贝里溪游览观光的表妹特意穿上马面裙,于溪畔翩然独立,迎风起舞,快意山水,优美的舞姿让人顿生今昔何昔之感。

  锦绣山河,美如画卷。面对大自然如此厚意馈赠,世人若见知,必皆愿起而歌舞,区别在于,有的用肢体起舞,有的用文字起舞,有的则将起舞之心寄于手机或其他视频载体,有的则起舞于眉尖心头,起舞于春风拂槛的泗水之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