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块旧牌匾,见证了岁月变迁,承载着两岸同胞的浓浓情谊,历经31年的等待,终于“物归原主”。12月8日下午,台胞蒋启弼先生荣誉牌匾转交接仪式在连江县东岱中学顺利举行。
荣誉牌匾上“乐育英才”四个烫金大字,是对台商蒋启弼先生捐资助学的肯定,也是对蒋佩琪女士“女承父业”的最好概括。
据了解,这块荣誉牌匾是1992年连江县人民政府为答谢蒋启弼先生捐资30万元兴建连江县东岱中学“书训学楼”而特别打造的,因历史原因一直存放在东岱中学。今年,东岱中学校长郑仁东偶然发现了这块牌匾,几经周折,他联系到蒋启弼先生的女儿蒋佩琪女士,并将牌匾归还于她。
据悉,蒋启弼先生出生在连江县东岱镇,9岁时随父母远赴台湾,艰苦创业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1992年,蒋启弼先生回到家乡东岱镇,努力兴学,慷慨解囊,捐资30万元在东岱中学兴建了一座以其父亲名字命名的教学实验楼“书训学楼”。“书训学楼”的落成,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为无数的东岱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助力学子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这些年,我一直在追寻父亲的印记,父亲从小就教育我,海峡两岸是一家人,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仪式上,蒋佩琪动情地回顾父亲艰辛的求学和创业的历程,并表示将尽自己所能继续推动家乡教育事业发展,为两岸青少年的交流搭建桥梁,为国家储备更多人才。
除了捐建“书训学楼”,蒋启弼先生还牵头设立了“又溪奖学金”,扩建了连江一中教学楼等。“蒋启弼先生的名字,我们连江人都铭记于心,这份厚重情谊值得我们一生怀念。”连江县教育工委委员、进修校校长陈济贤感慨地说。
如今,东岱中学从一株幼苗已长成了巍然屹立的大树,当年从校园里走出的莘莘学子也遍布五洲四海,成为各自行业的中坚力量,这都离不开蒋启弼先生对祖国、家乡、教育的深深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