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9日下午,一艘满载约7.68万吨煤炭的巴拿马籍外贸船“海洋希望”号顺利靠泊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3#泊位。据悉,这是3#泊位停靠的首艘万吨级外贸船,标志着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散货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也为可门作业区1#-3#泊位申请正式对外开放奠定坚实基础。
“为让货轮快速通关,海关、边检、海事等各级口岸部门通力合作,实时跟进船舶动态,压缩通关手续办理时限,采取‘一船一报’的方式确保船舶靠泊、离岗及煤炭接卸作业高效、有序进行。”福州边检站执勤二队民警葛志泉告诉记者。
可门作业区1#-3#泊位属于国家能源集团的子公司国能(福州)码头发展有限公司,可同时停靠2艘30万吨级散货船,主要用于对进口煤炭、矿石等货类的装卸作业,其中,3#泊位于2023年8月试运行停靠内贸船。
国能(福州)码头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秀亮表示,如果本次接卸工作顺利完成,下一步国家能源集团将利用港区优良的自然资源条件及区位优势,把可门作业区作为集团进口煤输入、转运的主要战略支点,把外贸煤资源优先向可门港区倾斜。届时,企业将为连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并进一步带动周边地区人口就业。
可门港可建码头岸线总长约10公里,平均水深在30米以上,最大水深达80米,共规划建设万吨以上码头31个、千吨级码头13个。截至目前,已建成投用码头泊位13个,2023年可门港港口吞吐量达到5274万吨,至2025年设计吞吐量有望超亿吨。眼下,1#-3#泊位区域的整条岸线已经与4#-5#泊位连成整体,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福州港罗源湾可门作业区全体泊位一体化经营,使港区各项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共享,极大提高港口货物吞吐能力,助力可门港稳步朝着“千亿临港产业新城、国际一流亿吨大港”目标加速迈进,全力助推丝路海港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