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月之内,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喜讯x3。
7月30日,培育的“福鲍一号”鲍鱼品种通过省级规模化繁育技术及推广示范验收。
8月13日,通过国家级海带良种场资格现场验收。
就在昨天,获得省级“官坞海带保种育种供种基地”授牌。祝贺“连江芯”实现新“成就”!
8月27日,福建省海洋水产种业研究中心保种育种示范基地交流研讨会在厦门举行。会上,我县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获得“官坞海带保种育种供种基地”授牌,这意味着连江海带种苗获省级认可,“连江芯”更具市场竞争力。
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坐落于筱埕镇官坞村,是一家集海水育苗、养殖、加工、销售、科研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创新企业。目前,该公司已成功创建国家海带种质资源库、省级福鲍种质资源库,培育有“黄官1号”海带新品种,以及“黄官2号”“高排2号”“闽优1号”“闽优2号”等海带新品系,8个原种绿鲍家系以及红鲍、黄鲍、皱纹盘鲍等鲍鱼品种,已荣获国家级海带良种场、省级鲍鱼良种场等荣誉称号,并获评“中国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优势企业”“国家水产种业强阵型优势企业”。
据了解,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海带无公害良种育苗基地,拥有育苗场5万平方米,可供养殖面积30万亩,可实现年育苗总量30万片,占全省的70%、全国的50%,培育的“黄官一号”“黄官二号”“高排二号”等海带苗,具有早熟、耐高温、产量高等特点,不仅供应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全国各地,还远销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家。
“此前,我们已成功设立了福州市海洋研究院海峡种业研发中心,主要研究鱼、藻、贝、海带、鲍鱼、竹筴鱼等水产新品种。如今,我们携手省水产研究所,强强联合,共同打造福建省海洋水产种业研究中心官坞海带保种育种供种基地,深度整合双方科研、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加快推进海带新品种培育工作,相信在强大科研力量的加持下,我们将培育出更加优质的水产种苗,持续擦亮水产种业‘连江芯’,筑牢海上‘蓝色粮仓’。”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哲龙说。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水产种业是水产养殖的“芯片”,更是保障“蓝色粮仓”的关键。近年来,连江深入实施水产种苗培育创新工程,深化与厦门大学、集美大学、闽江学院等高校和中国水科院、福建省海洋水产种业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合作,大力扶持官坞海产、源丰鲍业等育苗企业,研发培育出“福鲍一号”鲍鱼、“黄官2号”海带、“岱衢族”大黄鱼、绿鳍马面鲀、中间球海胆等高优品种,着力打造水产种业“连江芯”,提升现代渔业产业体系竞争力,构建从育苗—养殖—加工—品牌—销售—餐桌的“一条鱼”“一粒鲍”“一根海带”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