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连江新闻网 >> 街头巷尾 >> 正文

快消失了!连江这个“神仙”技艺,你还记得吗?

https://www.ljxww.com  2024-11-05 15:44:14    【字号

清脆响亮的敲打声、富有节奏的吆喝声、声声余韵长…… 打锡 ,从上世纪的“热门行当”,到如今的日渐式微,这门连江人记忆里的手艺,值得来往的人静静聆听它在时光长河中的故事。

在时光里传承打锡技艺

快消失了!连江这个“神仙”技艺,你还记得吗?

快消失了!连江这个“神仙”技艺,你还记得吗?

快消失了!连江这个“神仙”技艺,你还记得吗?

近日,记者循着“叮叮叮”的清脆声响,走进打锡手艺传承人林书强的工作室,他正全神贯注地忙着。只见林书强将准备好的锡块放入烧热的锅中,待高温将锡块融化成水银般的液态后,将其缓缓注入事先预热好的模具内,整个过程动作娴熟、一气呵成。随着锡液冷却定型,一个小巧精美的小狮子模样的壶顶便出现在我们面前。

快消失了!连江这个“神仙”技艺,你还记得吗?

“制作锡器每一步都是技术活,需要用到剪刀、量尺、锤子等工具,再经过剪坯、焊接、敲打、打磨、抛光等十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操作要求,不可以马虎。”林书强告诉记者,锡器三件套大概需要九天才能打造完成。

快消失了!连江这个“神仙”技艺,你还记得吗?

锡器具有“盛水水清甜,盛酒酒香醇,储茶味不变,插花花长久”的特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锡器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具。从前,锡器三件套:烛台、酒壶、茶壶是连江女儿琳琅嫁妆中的“一份子”。如今,在连江还有部分地区保留着这个习俗,用酒壶、茶壶盛满父母爱意,让烛台为娇羞的新娘点亮幸福的道路,寄托着父母对女儿婚后新生活的祝愿。

快消失了!连江这个“神仙”技艺,你还记得吗?

今年41岁的林书强是家中第四代打锡技艺传承人。“我从小就接触到了打锡,看着粗糙的锡板在父亲手中一锤一锤打成精致的烛台,觉得很有意思。”林书强回忆道,成年后自然地就开始跟随父辈学习打锡技艺,从青春年少到不惑之年,从兴之所起到安身之本,一干就是23年。

在坚守中绽放创新之光

快消失了!连江这个“神仙”技艺,你还记得吗?

快消失了!连江这个“神仙”技艺,你还记得吗?

在林书强位于东岱镇洋西村的家中 ,珍藏着林家百年来代代相传的制锡工具,曾祖父亲手制作的模片、祖父走街串巷时携带的木箱、父亲年轻时使用的抛光机,一器一物皆是历史。

我们一边欣赏这些老物件,一边倾听林书强诉说关于这门古老技艺的深厚历史,以及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锡器工艺,承载着千百年的独特魅力,不仅凝聚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

快消失了!连江这个“神仙”技艺,你还记得吗?

▲保存上百年的酒壶

快消失了!连江这个“神仙”技艺,你还记得吗?

▲新打造的酒壶

快消失了!连江这个“神仙”技艺,你还记得吗?

▲新旧烛台对比

在现代社会的浪潮中,林书强坚守着这门古老的技艺,不断地在传承中寻求创新。“锡器颜色单一,我想到可以把红布加在里面,看起来更喜庆,寓意也好,现在定制的顾客大多数都会选择加红布。”从打锡使用的工具到锡器上的图案设计,林书强将打锡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使这门技术焕发新的生机。

快消失了!连江这个“神仙”技艺,你还记得吗?

“我对打锡有着无法割舍的感情,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和学习打锡,让这个手艺继续延续下去。”打锡手艺传承人从岁月中走来,见证着人间温暖,带着对传统技艺的执着,让打锡工艺绽放出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