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阿姨,受台风‘杜苏芮’影响,这两天的风雨会很大。您身体不方便,就不要出门了,我们每天都来给您送饭。”7月28日下午4点,凤城镇东北街社区工作人员来到社区老人刘秀梅的家中为她送上热气腾腾的饭菜。
“台风天,你们工作这么忙,还要来给我送饭,真是太感谢了!”接过热腾腾的饭菜,老人连声道谢。
“刘阿姨,如果你还有其他需求,可以通过‘晚晴110’平台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帮忙解决。”在老人吃饭的时候,东北街社区党委书记刘必珍不忘向她演示“晚晴110”平台的使用方法。
据了解,“晚晴110”平台集合了“SOS一键呼叫系统”“智慧眼”和“智能水电表检测”等功能,让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掌握老人的居家情况,及时提供服务和帮助。
用活智慧社区管理系统,正在帮助东北街社区更加精细化、智能化应对台风的挑战。这在迎战台风“杜苏芮”的过程中,已初显成效。
“文山南路上有个被风吹倒的垃圾桶需要清理。”“宏宙花园有位独居老人需要帮忙买菜送上门”.....在东北街社区服务中心,记者看到,群众的大小需求、社区的各种状况正在大屏幕上滚动、更新。值班工作人员正对照信息,逐一向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下发任务,实现“就近协调、及时处理”的目的。
“数字化的管理思维,不仅让此次防汛防台风工作更加高效精准,也让群众感受到了便捷和温暖。”刘必珍告诉记者,依托智慧社区管理系统,养老服务机构、长者食堂、志愿力量等群体拧成一股绳,共同将各自提供的服务搬到了云端上,形成了防汛防台风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