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起潮落,春去秋来。蓦然回首,在连江各海岸线上,沉睡的滩涂正一一被“唤醒”——
俯瞰连江海岸,映入眼帘的早已是另一番景象:2022年9月前,沿海还是一眼望不到边的互花米草“绿色沙漠”,而今,互花米草全面铲除,万亩滩涂重见天日,披上“绿色新衣”,候鸟在此迁徙停歇,万物和谐。
近日,记者跟随县林业局工作人员来到浦口镇,只见广袤的滩涂上,连绵成片的红树林长势喜人,满潮时海水与红树林交相呼应,放眼望去,海面上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红树林在海风中摇曳,构成一幅独具特色的生态景观。
▲2022年11月,工人们正在割刈互花米草
谁能想到,不久前,这里还生长着世界最危险的100种入侵物种之一的互花米草。它对连江滨海湿地的生物安全和生态系统的稳定产生了极大的危害。2022年9月,根据省市相关会议精神,连江县委县政府部署启动全县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马鼻、透堡、官坂、坑园、下宫、浦口、东岱、晓澳、琯头9个乡镇及可门园区合力攻坚、高效配合,于2022年12月25日提前完成全县14786.43亩互花米草清除工作。
▲自然生长的海三棱藨草具有消减波浪、固滩护堤和促进泥沙沉降的作用
“清除互花米草后,大自然还给了我们一个惊喜。”县林业局局长林信德眼里满是笑意,他说,工作人员在人工种植红树林时,发现本地品种海三棱藨(biāo)草在浦口镇、东岱镇、琯头镇的滩涂上自然萌发且长势良好,成功取代了互花米草生态位,有效恢复了滨海滩涂生态,吸引了鹭类等鸟类前来栖息。
▲工作人员驾驶挖掘机采取机械深翻法除治互花米草
▲除治互花米草后的滩涂
为了进一步提升滨海湿地景观效果,让群众切实享受到生态治理、生态环境改善的成效,我县严格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滩则滩”的原则,统筹修复和提升工作,并建立了长效监管机制,一方面安排专人捡拾、打捞散落的互花米草枝叶并进行销毁,另一方面,由县林业局工作服务组和县工作专班按分工和片区进行不定期巡查督导,进一步强化管养工作,及时发现、快速清除复发的互花米草。
▲人工种植红树林
据悉,今年连江已完成1530亩红树林建设指标,目前全县红树林覆盖面积为3590亩,因红树林的胚轴成熟期为5月及6月份,接下来我县将继续做好红树林种植后的管护工作,确保“种植一片、成林一片”,恢复连江自然海滩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