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姆,今天买的东西送到家门口了,你们来拿一下,后续有什么事情随时和我们沟通,尽量不要出家门”......
10月28日,在凤城镇百凤花园小区内,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一起,将两袋新鲜的蔬菜和生活用品送到了一户居家隔离群众家门口。
对于这群人来说,这段时间,同样的工作,每天要重复几十次。百凤花园小区内,有594户人家正在实行居家隔离,而这1250余人日常生活需求的保障任务,就落在了他们身上。
▲工作人员为居家隔离人员配送生活物资
为了让居家隔离群众生活不受影响,社区工作者专门建立了微信群,并且将生鲜超市的工作人员也拉进了群内,居民每天都可以通过群里发布的二维码扫码购买物资,再由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进行分拣和配送,这种“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无接触购物模式,为居民们打通了物资保障的“最后一米”。
除了做好物资保障的工作外,志愿者们每天都会和居民们积极沟通。取快递、购买药品、处理生活垃圾、定时登门问询孤寡老人群体需求......居民所提出的合理需求和诉求,他们都尽量予以满足。
“我儿子刚做完手术不久,我现在必须要带他回医院复查......”儿子的病情不能耽误太久,在居家隔离的限制下,居民郑先生心急如焚。
面对这一特殊情况,街道工作人员积极响应,特事特办,最终在多方交涉下制定出了方案,成功解决了郑先生这一紧急诉求。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所展现出来的耐心,让郑先生的情绪从最初的焦急、烦躁,慢慢地转变为了理解和支持。
▲在高强度工作中得空休息的社区工作人员
“虽然很累,但当你收到一声真诚的感谢时,就会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有意义,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都想为抗疫出一份力。”在居民们实施居家隔离期间,街道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成为了小区运转的“内动力”。为了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往往一名志愿者需要对接四、五户甚至更多户的居家隔离人员,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社区工作人员正在记录居民需求
新鲜保足的物资、细致入微的服务,志愿者们作出的种种努力,小区居民看在眼里,暖在心中。“虽然隔离让出行受限,但只要居民有需要,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会及时帮忙解决,让大家觉得非常安心、暖心。”胡女士在电话采访中表达了对工作人员的感激之情。
社区内忙碌的脚步、微信群里的关切沟通、办公桌前接连不断的键盘敲击声……各项工作相互衔接,在百凤花园小区,隔离的是疫情,彰显的是责任,传递的是温暖。
海有舟可渡,山有路可行,让我们一起静待“疫”散云开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