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飘香的异国风味
……
近日
长龙华侨农场长者食堂
正式对外营业
3月2日中午,开业不久的长龙镇华侨农场长者食堂又迎来满堂老年食客。与别处的长者食堂不同,这里处处彰显着浓郁的南洋风情,更像一家“网红”餐厅。
走进食堂,休闲木制座椅搭配错落有致的藤编吊灯,将南洋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就餐时,吊灯逐一亮起,微弱的光透过藤编缝隙渗透出来,洒落在餐桌上,勾勒出静谧闲适的就餐环境,可以让食客尽情享受食物和交流的乐趣。
这里的菜单也同样充满异域风味:越南的炸春卷、肠粉、白斩鸡,印度尼西亚的咖喱鸡、咖喱虾……食堂运营者杨菊芳告诉记者,长龙华侨农场是一个归国华侨聚集区,这里住着来自印尼、缅甸、柬埔寨等8个东南亚国家的归侨和他们的后代,为了照顾他们的口味,食堂每天都会推出一道“南洋味”美食。
“这里的饭菜不仅是纯正的东南亚味道,还很便宜,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异国的时光,现在我们每天午晚餐都在这里吃。”78岁的何老伯与朋友们一边吃着午餐,一边夸赞长者食堂。据了解,食堂推出的两荤两素午晚套餐面对65岁以上老人一共仅收15元。
南洋归侨们数十年的交融传承,在这里形成了特色鲜明、韵味独特的侨乡文化。未来,华侨农场将进一步整合特色资源,打响侨场异国风情品牌,走网红餐厅路线,吸引更多游客观光打卡,确保食堂能长期运营下去。
如今,在连江,长者食堂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长效运营”不是华侨农场一家独面的难题。围绕“办得起”“办得久”“办得好”,连江从多方面着手进行了有益探索。
为避免“普惠变普亏”
连江还鼓励运营方自身主动造血
百凤社区长者食堂
面向社会经营拓宽服务对象
按照每餐15元的价格进行收费
门边村长者食堂
借助侨乡优势
倡议海内外侨胞、乡贤参与捐赠
将慈善资源注入助餐服务
已获捐款金额170万元
民之所需,政之所向。2021年7月,连江县启动第一批长者食堂试点建设,经过不断实践探索,全县已建成长者食堂(助餐点)27个,覆盖大多数乡镇,日均服务老年人700人次。
下一步,连江县将积极运用“政府补助一点、老人自付一点、社区(村)自筹一点、爱心慈善捐赠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拓展“乡镇中心厨房+社区配餐点+上门送餐”的三级网格化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加速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县社区长者食堂覆盖率达90%以上,不断推进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助力打响“有福之州 幸福老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