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铃薯种出新“薯光”
“冬闲田”变身“增收田”
近年来
连江积极推广
土地流转、作物轮种
让一块农田长出了三倍收益
在马铃薯示范种植田间,三五成群的村民们正挥汗如雨地劳作着,随着锄头落地,个大光滑、色泽鲜亮的马铃薯争先恐后地“跳”出地面,铺满田垄,犹如一颗颗从地里长出来的“金疙瘩”。村民们认真拾捡,随后按照不同型号分拣、装箱,整个流程动作娴熟、配合默契。
“我们这里种的马铃薯皮薄个大、匀称饱满,非常畅销。”农户余秀俊说,去年冬天他一共种植了33亩马铃薯,如今每亩产量预计达5000斤以上,进入收获期以来,客商纷纷上门收购,甚至直接把货车开进了田间。 种植马铃薯有如此效益,其实也出乎了余秀俊的预料。去年11月,余秀俊得知连江为提高全县农田利用率,决定设立马铃薯种植示范片,推行马铃薯、早晚稻三茬轮作,并给予一定的种粮补贴,他立马报了名。如今看着一垄垄丰收的土地,余秀俊笑得合不拢嘴。
农民在种植中尝到了甜头,正是连江推广冬闲田种植马铃薯的期望所在。过去,连江不少地方在晚稻收割后农田会闲置到次年四月才开始种植早稻,这部分农田被叫做“冬闲田”,积极利用冬闲田,减少土地使用“空窗期”,增加农户收入,一直是连江努力的方向。
“从今年开始到2025年,连江每年将投入30万元推广冬闲田种植马铃薯,对种植10亩以上的,给予每亩最高不超过1500元的种粮补贴。”连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林训昌告诉记者,目前全县冬种马铃薯的实验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20亩左右。
▲透堡镇利用冬闲田种植蚕豆
像冬种马铃薯这样的土地“轮作”,在连江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近年来,连江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土地流转相结合,通过乡镇引导,鼓励农户、种植户加大对“冬闲田”的开发利用,推广“稻稻油”“稻稻菜”等轮作模式,实现“一地多收”。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动南方省份发展多熟制粮食生产。下一步,连江县将通过示范样板引领、辐射、带动冬闲田种植,提高农业土地使用效率,推动我县传统农业规模化、集群化、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