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眼如润玉翡翠
入口则清鲜辛香
肉燕
是每个连江人舌尖上的
美食基因密码
但是
“牛肉燕”你吃过吗?“一口下去,弹牙爽口!鲜掉舌头!”近日,在丹阳镇坑口村连江云海膳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海膳品”)直播间内,工作人员正对着镜头卖力推荐一种新开发的产品——“牛肉燕”。
作为丹阳的一道特色美食,肉燕在当地已有400余年的传承历史,镇上的肉燕店随处可见,它们大多都采用猪肉做皮、猪肉做馅的方式制作这道土特产,但云海膳品却利用山上散养的黄牛做燕皮,以黑山猪为肉馅,创新出独特口味的“牛肉燕”,吸引八方食客“寻味而来”。
“相对于普通肉燕,牛肉燕荤香浓郁,吃起来更加Q弹。”云海膳品商务部经理孙玉钦告诉记者,“土特产”市场竞争激烈,丹阳肉燕这一连江特色“老味道”想要跳出红海竞争,必须创新产品,重新擦亮“名片”。
如今,借助直播平台的宣传,牛肉燕的市场认可度和知名度逐渐提高,云海膳品也在丹阳土特产销售市场中打出了名头。
▲云海膳品农特产品展销馆
事实上,云海膳品在丹阳土特产销售上所做的远不止一个“牛肉燕”的创新。这个由丹阳镇部分生态农场主、种养大户联合起来成立的公司,是一个整合了丹阳农特产品的收购、运输、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新式农业合作社”。它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线下开设农特产品展销馆和展销柜,线上则通过电商平台和直播平台销售、推广,助力丹阳农特产品走向全国。
“我们最近还完成了‘云海膳品’‘一片云’商标的注册申请。”云海膳品负责人雷云荣告诉记者,有了商标,市场和消费者会更认可丹阳的品牌,农特产品也更能卖得上价。截止目前,云海膳品旗下加盟农场占地总面积已达800亩,主要养殖黑土猪、黄牛、鸵鸟等,年产值近1500万元。
做好“土特产”文章,光有产品创新和品牌塑造并不算写完了所有答案。丹阳镇自然生态景观卓越,各式景点星罗棋布,烟火气浓厚,拥有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蕴,客流优势明显。如何让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巨大的客流量转化为农业产业的发展优势,是云海膳品的农户们下一步关注的重点。
▲同心村文创IP
▲长龙茶旅结合
如今,在连江,像云海膳品这样,试图“抱团”闯市场的例子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安凯乡同心村的养殖户们联合起来将鲍鱼养殖业向加工、文创、旅游等业态延伸;长龙茶山的茶农们与企业抱团,引进文旅项目,开展茶旅融合;丹阳镇的农旅项目负责人们自发合作,联合打造乡村旅游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