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红酒,是福州地区特色传统黄酒品种,同时也是连江人的心头好。无论是日常生活,或是逢年过节、婚嫁、满月等喜事,连江人都会小酌几口青红酒来放松身心、联络感情。
眼下,新春将至,蓼沿乡溪东村各处也弥漫起了浓浓的酒香。寻着香味,记者一行来到了村民郑钦明家中。
浸米、洗米、蒸饭……有着十来年酿酒经验的郑钦明娴熟地进行各项操作。不一会儿,浓郁的水蒸气带着糯米独特的醇香冲天而起,飘荡在屋内,驱走了冬日的寒气,也为屋子带来了浓浓的烟火气。“现在酿酒刚完成第一步,之后还要经历摊凉、 拌粬等各项工序。”郑钦明表示。
青红酒,泥封静置数年,不破而有酒香溢出,破泥而观,酒香扑鼻而来。在郑钦明的热情招呼下,记者细细地品尝了蓼沿青红。一口饮下,口感柔顺绵长、易咽爽口,不断刺激舌头和味蕾,三五杯后,仿佛让人一头扎入时光中,成就一场远离在清醒边缘的微醺。
一壶佳酿的诞生
离不开谷物、水、阳光、风土及人的合力
也就是
天时、地利、人和
↓↓↓
“蓼沿乡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水文气候特性,极为适合糯米等酿造原料的生长,以及酿酒功能微生物的生存繁衍。”溪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家昌告诉记者,青红酒酿制一般从十月份持续至次年二、三月份,这段时间水稻刚刚收获,原料十分新鲜,加上气温较低,因此酿造出的青红酒味道纯正、口感绝佳,颇受群众欢迎。
除“天时地利”外,“人和”也极为重要。“蒸米需要1小时,晾晒需要2小时,倒入酒曲后需放置1至3个月,等待时光入罐。最后,生酒倒入酒缸后还需用稻壳煨一天一夜才能成酒,其中稍有差错就会影响青红酒的整体风味。”郑家昌表示,繁琐的工序加上漫长的时光,才能造就这独一无二的连江美酒。
青红酒除了饮用外,还可用于腌制、炖煮或调味。连江人通常喜欢在鸡、鸭、猪蹄等食物制作中,加入青红酒,不仅能提高菜肴的口感和香气,还十分营养。值得一提的是,青红酒在酿造的过程中,还会产出酒糟,可用于制做红糟肉、红糟笋干等美食。
“蓼沿青红名声在外,许多外地游客会专门来蓼沿购买。”郑家昌告诉记者,目前,溪东村共有上百户人家酿酒,欢迎大家来品尝纯正的蓼沿青红。